CD SOUND IMPROVER
CD边缘切削器
发布日期 : 2005年 8月10日
香港高级音响展的开放区内,期间展出有一趣味产品,想和大家分享一下,这是一个CD边缘切削器。
根据店员所讲 : 这是为发烧友而设的周边产品,目的是把光碟CD/DVD/XRCD/SACD的圆弧边削为36度斜边,
再用黑色 Marker Pen 涂上边缘,抑制光碟内部的光反扰射,使音质得到明亮,水晶般通透清楚,对改善音讯量很有效。
这产品为德国所做,由于巴斯对这产品很是好奇,于是要求店员给我示范这机的操作,
为了增加代表性,我即时拆开会场送出的SACD/CD碟片,作为今次的示范碟。
工作人员先把压碟面打开,让这只示范碟可放在转盘上。
压碟面打开后,就可放上光碟,方向是丝印图案碟面向下。
再把金属压碟面放在碟上,由于压碟面有绒面的关系,不会损坏到光碟的表面。
然后把罗丝顶盖锁上。
再用手锁上就可。
然后把刀削臂,如图放到光碟边。
我们来一个近镜一看接触的位置,
就是图中这个刀头,为光碟的边削成36度的斜边。
开启转盘。
转盘这时就会高速转动,削边的刀,这时就会把光碟多出的边位削去。
图中所见的一条又一条的白色丝状条,就是经由削刀所削出 36度斜边而产生出来的废料。
如大量光碟需要削边的话,会产生很多很多如图的这些废料在机身上。
用家这时可利用图中这个位于机角的管道,把家用的吸尘机吸管,直接插进这个管道上,
用家把废料人手推到风口位,利用吸尘机的吸力,把废料带走。
但由于当时没有吸尘机在现场,没有看到效用。
只需十秒八秒的时间,光碟的边位,
就形成了一个36度的斜边,
这时就可拿开刀削臂。
虽然车边的动作完成了,但还未完成整个过程,在拿开刀削臂后,转盘还在高速转动时,
把黑色 Marker Pen 如图放在转动中的光碟边缘位置,让涂料留在新车出来的斜边上。
来一个近镜让大家看清楚。
当然,这一步很快完成了,于是打开压碟盖,把光碟取出。
大家透过以下这张比对图,可大约见到削边前后的样子。
削边前 | 削边后 |
![]() |
![]() |
图为经车边后,涂黑与未涂黑的分别。
这枝在井底巴斯眼中怎看也只是一枝普通文具店所见的箱头笔,
店员说厂方不建议使用普通箱头笔代替,
需用图中厂方专用的这枝涂笔,而这枝笔店员说售约每枝 $20港币。
讲了一大轮,还未讲给大家知到这部机的售价,当日在现场,有以下这个售价纸。
个人觉得,拥有越多光碟,成本越小,如果你家中只有10只光碟,你每只碟成本就是$460,
但如果你拥有1000只光碟,你每只碟成本就只需要 $4.6,所以越多碟越着数。
巴斯也有问到店员,门市是否有代客削边的服务,以每只碟去收费呢?
店员说,他们公司只出售这机而没有这项服务。
光学理论
在摄影技术上,大部份名厂镜头厂的镜片,在工序上,都需要在镜片的厚度边位上,经磨沙处理后,再涂上黑漆,
目的就是减小有折射的扰光出现,影响成像结果,而这个理论是得到大家的证实。
但究竟这个方法套用到影音光碟上,又会是否得到成果呢?
个人感觉
这碟我后来拿回家中欣赏和作出比较,可能我不是金耳,加上所用的器材组合,又不是纯两声道器材,
我来来回回的去听,都没有听到有差别。
由于当日只试了一只SACD/CD碟,没有DVD在手,
没有机会试到DVD碟的效果,是否如店员所说的经使用后,画面会光亮了。
因为试DVD碟可得到数据,对测试这类产品很是有利,因我可以把削碟带到CKL家,透过他的光谱分析仪,
AB比较两碟,量一量两者所播放出来的光度,那就水落石出呢!!!
如一向有用开消磁器,和贴碟纸的用家,而又听到有分别的话,不彷试试这个产品,可能帮到你。
有兴趣但觉得名贵的朋友,可有想过三五知己合资购买,轮流交换使用,减低成本。
而相关的店铺也可购入一部,为客人提供削边服务,这做法可吸引顾客来你的店铺,参观其他货品也无不可。
至于是否收费......这个........那个............
试想想,这产品如果真对你有用,4千多元买音响周边产品一点都不贵吧,君不见大家所使用的器材,
每每都十万八万,区区4千多元,一点都不贵吧,反而最重要是用家觉得有用处。
提提你,万一有机会试用,紧记自己操刀,不要假手于人啊,这机很好玩的。
◆ avbuzz.com精神,人人毒我,我毒人人 ◆
谢谢收看这篇文章,你是第 个收看这篇文章的读者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