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城搶購 Sony αNEX 下集
發佈日期 : 2010年 7月6日 文 : 巴斯
P模式自動模 ISO
晚霞時份,雷霆救兵用 NEX-5 向著窗外 270度煙花景,來次一掃全景晚霞。
雷霆救兵假設自己是個不懂操作相機的平民百姓,相機設定為 P模式,在無腳架幫助的情況下,把 ISO 設為自動模式下進行拍攝。
以下這一張的 ISO 是自動模式下成像後為 ISO 800
有興趣可Click以下縮圖,就可見到原圖的樣子。
一掃全景除了可向左右掃,還可以上下掃,以下這兩張是在不同的時段,以上下方式一掃全景拍攝出來的晚霞作品。
自動 ISO 模式下,成像後成為 ISO 1000 。
有興趣可Click以下縮圖,就可見到原圖的樣子。
再來一張普通不掃相。
自動 ISO 模式下,成像後成為 ISO 640。
有興趣可Click以下縮圖,就可見到原圖的樣子。
銀手兄弟打孖上
還記得擁有 3D Samsung 55" LED 電視的銀手嗎?
這一邊的他和弟弟倆人,同樣也是對這相機有興趣。
由於銀手很多時候都會買一些熱門產品,撲貨對他來講,很有經驗,當他打算出手買這部機的時候,
他並不是走去購物區同大家爭貨,而係走向一些舊區店鋪埋手,果然在荃灣什麼川龍街咁上下的地方,發現中原電器行有貨。
機價同樣是 $5290 ,但就比雷霆救兵多一些贈品。
雖然他和弟弟,同樣第一志願是雙鏡版本,但奈何遲來一步,只有單一鏡套餐選擇。
於是銀手就買了 16mmF2.8定焦鏡頭套餐,而弟弟就選用 18mm-55mm F3.5-5.6 鏡頭套餐。
中原電器跟機物品如下 :
8GB SD記憶卡 一張 加 $120變 16GB Kingston Class4 SDHC
雨傘
一把"SPEEDY" 多用途讀卡器一個 ( 沒有CF )
屏幕保護貼一張
相机袋一個
銀手和弟弟都是放棄膠味極重的銀色,而選擇黑色機身,
只不過銀手就選擇 16mm 餅鏡版本。
銀手之所以對這機有興趣,其中一個因素,是Sankouseiki 公司,即會為屬於 E 接環的NEX,推出Leica鏡轉接環,
到時他手上擁有的幾支 Leica 鏡,可以配合呢部機使用,又多一個用途去玩了。
圖為銀手擁有的三支 Leica 鏡頭,由上到下排列分別為 :
Leica Elmarit-M 21mmF2.8 ASPH
Leica Summicron-M35mmF2
Leica Summilux-M 50mmF1.4
Leica M7 和 Sony NEX 5來個合照把。
但合照的工作竟由 Nikon D3s 來做的呢~~~
3D Sweep Panorama 模式
呢部機另一個強項,就是3D 一掃全景模式,該張相可以在立體電視上看到這張相是立體效果。
由於這功能未能趕在相機出廠前放到相機內,用家購買後,透過韌體更新後,就可以擁有這功能了。
擁有 3D電視的銀手,又點會錯過呢個功能唔玩呢?
不過要做到3D電視睇到呢部機影出來的3D相,單係透過韌體更新,係未夠架,
3D電視和相機之間,還要另購一條HDMI ( 大小頭 )線來接駁後,先可以睇到。
圖中所見就是市價 $388 元的HDMI ( 大小頭 )線。
![]() |
![]() |
拍攝 3D Sweep Panorama 圖片,和平時拍普通一掃全景圖片時操作一樣,但成像後,相機內會產生兩個檔案,
一個是普通全景圖像,另一個正是立體檔。
這個立體影像檔,無論在相機或是電腦上,都是無法顯示到影像出來,
拍攝 3D Sweep Panorama 後,機主在相機的屏幕上,只會見到普通正常一掃全景相,目的是給用家看看影得是否合心意。
而當時是無法見到立體影像圖。
用電腦看的話,都只是可以見到有兩個檔,普通圖像的當然見到,另一個屬於這張圖片的立體圖就看不到了。
當時銀手就是用3D Sweep Panorama 模式,拍下了這一張圖。
我們只能見到這張普通圖片,作為參考影得是否滿意。
要睇返立體效果圖,可要像銀手以下的程序,在他的 Samsung 3D電視上睇到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3D Sweep Panorama 播放效果
透過以下片段,可鐵証這部 Sony 相機,並不一定要配合返 Sony Bravia 3D 電視先可以睇到。
Samsung 3D電視同樣可以正常的睇到。
片段中可見到,播放 3D Sweep Panorama 圖片時,圖片是會自行由左到右移動播放。
16mm餅鏡拍攝
以下片段,是銀手用16mm餅鏡進行短片拍攝,
大家可透過片段,大約知道這機的短片拍攝效果如何?
示範短片
待續..................
各師兄與朋友,這篇文章,如非商業用途,歡迎轉貼再轉貼,如需借圖片使用,
請自便,但敬請不要抹去圖中的 avbuzz.com簽名字樣,感激感激再感激。
◆ avbuzz.com精神,人人毒我,我毒人人 ◆
謝謝收看這篇文章,你是第 個收看這篇文章的讀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