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投影機報告書第三集
Sanyo PLV-Z3
發佈日期 : 2004年 11月18日
圖 / 文 : CKL

Panasonic AE700液晶投影機推出市場不久,它的對手Sanyo便急不及待推出Z3抗衡。
巴斯已經介紹了Z3的規格
http://www.avbuzz.com/new_home/w/200410/av/z3/z31029.php#1
我不會在這裡重複有關資料, 我主要談談它的畫面表現。
測試的器材如下:
|
Denon A11 DVD 機 720P DVI
|
|
5M Aegis HDMI to DVI
|
|
100寸 16:9 Stewart Grayhawk 0.95
gain 灰幕
|
|
完全遮光的房間
|
晶格(Screen
Doors)
720P LCD這方面的問題不嚴重,我坐在離100寸幕14尺的位置,即幕闊度的兩倍。
要很留心的情況下,才看到晶格。在看電影時,注意力給其他東西吸引了,
晶格問題不致於分散了看電影的興致。
光度(Brightness)
800流明的輸出, 應付100寸0.95gain的灰幕有點吃力。
相信換了80寸幕或者 100寸1.3gain,便沒有問題。
對比(Contrast
Ratio)
沒有資料顯示Z3有自動光圈的功能, 從菜單發現了63級手動光圈。
改動手動光圈時, 鏡頭會發出摩打聲。情況和Hitachi TX100一樣。
另外燈泡有四個模式--高,低及兩 個自動光暗模式。自動燈泡模式和自動光圈的運作差不多,
大家都是感應訊源的光暗, 來改動光圈或供給燈泡電壓的大小。當Z3使用自動燈泡模式,
並沒有時光時暗的現像。 所以我們全程用A1自動燈泡模式觀看。
以下是用lux表量度出來的On/Off對比率。
|
色溫
|
手動光圈= 0
|
手動光圈= - 63
|
|
Low3 原廠設定
|
1020:1
|
1180:1
|
|
D65調節後
|
460:1
|
580:1
|
大家可以看到手動光圈對On/Off對比率的幫助不大,但經D65調節後,對比率大量下滑。
色溫(Colour
Temperature)
原廠有五個色溫設定: High, Mid, Low 1, Low 2, Low 3 。
這五個色溫設定會改動主菜單RGB水 平的數值, 即有五組RGB的預設數值。
另外進入Advanced Mode,今次Z3多了九項設定, 分別是RGB gains,
offsets 和 gamma。
我用光譜分析儀量度,得到以下結果。
(一) 原廠Mid色溫設定:


整體畫面偏藍。
(二) 原廠Low3色溫設定:


暗位偏紅, 光位偏籃。
(三) 經D65調校後:


由於上圖的面積比較大的關係,怕大家看得不真,所中以再貼一次縮圖,讓大家一目了一些。
想看大圖,可走回上面作參考。
|
原廠Mid色溫設定
|
|
原廠Low3色溫設定
|
|
經D65調校後
|
 |
|
 |
|
 |
 |
|
 |
|
 |
用Low3 的基礎值, 進入Advanced Mode調校RGB Gains, Offsets,
Gamma 。
雖然經調校後, 能獲得比較接近D65的色溫。但光度及對比度下降得太利害, 整體顏色有被紐曲的感覺。
最後只好用回原廠Low 3的色溫。犧牲了色溫的準確性,爭取光度及對比回來。
50 IRE以下偏紅, 使面色比較紅潤,光位偏藍,使白色看起來白一點,這種偏色的趨勢,
相對偏綠或者低位偏藍高位偏紅,比較可以接受,看過實際畫面, 這問題可以講"收貨"了。
直紋(vertical
banding)
這個是液晶體投影機的老問題,今次我們手頭上的Z3在這方面的表現,使我有驚喜的感覺。
我用 AVIA 0 至 100 IRE 的全畫面灰階去仔細看看它有沒有直紋。
神奇地只有在30- 40 IRE中灰度有小 許, 真的非常小量,當畫面播出時, 就完全不會覺得直紋的存在。
如果每部Z3都能保持如這部機 的水準, 我相信買家會幾滿意。
顏色不平均(uneven
colour)
我又用AVIA 0 至 100 IRE 的全畫面灰階, 去進行測試。無論暗位或者光位,
我們手頭上的Z3 都沒有顏色不平均的問題。這情況在LCD投影機很少見。
雖然Z3和其他720P LCD 投影機 (包括Z2) 都是用Epson Dream
4 720P LCD 晶片, 在這方面的表現,
從我看過的十多部不同生產商的 720P LCD 投影機當中, 以Z3和Epson的TW200H表現最好。
噪音(noise
level)
在燈泡光及自動模式時, 噪音比較大,坐在它的旁邊,噪音很明顯。
打去暗模式, 風扇音量立刻下降到幾乎聽不見的水準。
今次時間比較緊迫, 忘記用音量表去量它的噪音, 下次我們的投影機報告書會加入這項數據。
對焦及變形(optical
lens)
有很多Z2的用家投訴它對焦不均,即調至中間清晰時, 邊位便矇起來;或者相反。
總之不能取得全畫面一致地清晰,當然16比9畫面對鏡頭的質量標準加重了。
由於銀幕的中間位及四個角和鏡頭的距離不同,所以很難能取得全面一致清晰的對焦。
在這情況下, 我們追求 的是平均的對焦,沒有地方特別銳利或者特別矇,今次我們將Z3放在茶几上,
用了小許橫及直向的鏡頭偏移,整體對焦的水準相當不錯,能取得平均的對焦。
點對點(pixel
perfect)
當我們輸入720P數碼訊號時, Z3自動設去"Full"模式,並鎖定在此模式,不能用手動改
變它的投影比例。
我們看看Avia 的Overscan測試圖, 發現有3%的Overscan,即Z3不能顯
示全個 720P畫面, 四邊都切去一部分。
再細心觀察, 發現720P的訊號還經過處理,有Scaling 的雜訊,並不是點對點,這時候腦子滿是問號!
Z2並沒有此問題,好在後來 Li On 發現在 Advanced 菜單內最後一個設定項目是
Overscan, 它被設為"10"。
我們立刻將它改為"0", 一天都光了, 畫面沒有Overscan,
能做到點對點, 銳利度立刻提昇不少。
Z3的用家記得去看看自己的機,Overscan的設定是否是零。
鏡頭偏移 (lens
shift)
Z3提供橫向+/-50%及直向+/-100%的鏡頭偏移, 範圍相當足夠。
並用兩個獨立轉粈去控制,操作十分容易,而且它的直向偏移有 Offset 50%, 即當投影機裝在天花時,
機身可以裝高於幕的頂部,最多是幕高度的50%,安裝非常方便。
不過我認為非必要,請不要大量使用鏡頭偏移, 它始終對平均對焦有負面影響,使用小量鏡頭偏移,
沒有問題。

總結
Z3提供了一個非常清新的LCD畫面,為甚麼我這樣講?
因為它消除了LCD的兩大老問題-- 顏色不平均(uneven colour)及直紋(vertical
banding)。
令人耳 目一新的感覺,我還未看第二部Z3, 不知道其它Z3是否保持我們手頭上那部的水準。
另外Z3針對Z2的缺點, 改善了鏡頭的質數及加了除塵孔,這顯示了Sanyo 的設計師有聽取用家的意見。

至於缺點方面, 我認為噪音大了一點, 顏色的設定偏離了6500K的標準。
你可以說這是Sanyo投影機的特色,但我認為 6500K是業界的標準, 投影機可調致
6500K是一種基本要求,
在6500K的基礎上, 開放給用家調校喜歡的顏色,這是比較好的做法。
希望Sanyo的設計師繼續聽取用家的意見,那麼Z4會更完美了。
看了Z3的表現, 我相信它會繼Z2後,成為最好賣的入門級投影機。
下集我們會比拼AE700和Z3
謝謝收看這篇文章,你是第
個收看這篇文章的讀者。
 
|